不用智能電話的人

善喻

你可有朋友堅拒用智能電話?我有幸認識了兩位:一位是退休中學校長,認爲智能電話太擾人;另一位則是在日本高科技公司的程式員,爲了避免女兒受智能電話「毒害」,自己也不要這方便。

受到「毒害」? 會不會太誇張呢?

但原來美國加州大學馬克教授(Gloria Mark)的研究發現,在2012年我們瀏覽電子螢光幕的平均專注力是74秒,但有了Twitter 和Tiktok後,到了2021年則只剩下47秒。大多數人已習慣了同一時間上不同的社交平台,在同一電腦螢光幕上開啟不同的選項(Tab),我們以爲自己能同時處理多項工作(multi-tasking)並引以爲榮。可是我們的大腦卻漸漸發生變化,不停追求短暫刺激,我們的專注力減弱,深度思考和自制能力也同時受影響。早在2017年,英倫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已指出,智能電話令我們專注力和認知能力下降,長遠令整個社會經濟生產力亦下降。

爲了減少大衆上網的時間,法國、西班牙和愛爾蘭已有法例推行「離線權」(RIGHT TO DISCONNECT),下班後,上司與同事不能再因公務用電郵或社交短訊。但這只能減少因工作而上網的時間, 其他方面呢? 譬如政府或企業應否强制市民使用智能手機去獲取基本服務呢? 若果市民必須使用應用程式或掃描二維碼才能進入服務設施或點餐,他們是否有自由選擇過真正離線的生活?我們就「離線權」應否有更多政策及法律的探討?

想起我那兩位奇特的朋友,怎能不佩服她們逆流而上的堅持?你又願意有這樣的朋友嗎?

 

明報 《法政隨筆》

12.1.2023